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辰80周年的时候,银川文学丛书《散文集》由宁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了。这是银川市文艺界向党的生日的一份献礼,也是新世纪之初对银川市文学创作的回顾检阅。因而这是一件很有意义,可喜可贺的好事。
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这部《散文集》,加上以前出版的《小说集》、《诗歌集》、《报告文学集》,共四部,为银川文学丛书的全套,约百万余言。丛书前后收入了120多位作家的280多篇(首)作品,颇为壮观。作家们以不同的艺术形式,不同的艺术感受,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半个世纪以来银川的沧桑巨变,表现了人们的精神风貌。其中《散文集》最为厚重,也丰富多彩,无论思想内容,还是艺术质量都比前几部有长足的进步。其突出特点,一是创作队伍壮大了,市作协现有会员140多名,还有一批非会员文学爱好者,相当一部分出生于六七十年代,他们朝气蓬勃,才思敏捷,创作势头好,潜力大;二是作品贴近生活与现实,紧紧拥抱我们的时代,传达人民群众的心声;三是作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,情景交融,亲切感人。感谢我们的作家用传神之笔,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图画,提供了一份精美的精神食粮。
毋庸讳言,由于我市文学队伍还比较年轻,创作实力还不够强大,因而入选作品中有些尚显稚嫩单薄,缺乏应有的时代高度、思想深度和生活浓度。这有待于我们奋发努力,继续提高。
欣喜的是我们的文学事业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。新世纪已经到来,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,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阶段,西部大开发的滚滚洪流扑面而来,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壮丽事业催人奋进。这些都为我们的作家提供了纵横驰骋的广阔天地。随着改革的深入,开放的扩大,随着社会经济成分、组织形式、物质利益、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,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选择性大大增强,对文学作品的要求愈来愈高。伟大的时代和光荣的使命要求我们的作家加倍努力,勤奋耕耘,为人民群众源源不断地奉献出最好的精神食粮。
要创作好作品,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,坚持”二为”方向和”双百”方针,唱响共产党好、社会主义好、改革开放好的主旋律。准确把握大局,使文学创作更好地融入时代洪流,为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服务,为繁荣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服务,为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服务。要创作好作品,必须深入生活,深入群众。生活是文学创作之母、之根、之源,在深入生活中深刻认识时代,获取创作素材;在深入生活中,密切与群众的关系,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,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中吸取创作营养,努力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接受和欢迎。要创作出好作品,还必须更新观念,不断创新。新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,科学技术日新月异,知识经济突飞猛进,文学艺术五彩缤纷,面临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和新形势,新特点,作家们务必要学习,学习,再学习,努力跟上知识更新的步伐,增强创新意识,用新的思维方式,新的艺术手法,创作出个性鲜明的新作品。
新世纪,新生活,呼唤着文学的新繁荣;新形势,新任务,对作家们提出了新要求。祝愿我们的作家在这块人杰地灵的热土上,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、艺术精湛的精品佳作,不断推动我市文学事业的大繁荣大发展,为创造21世纪中国文学新的辉煌贡献聪明才智。
2001年1月30日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