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近代伊斯兰思潮》是宁夏“八五”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“近代伊斯兰思潮研究”的最终成果。项目主持人张秉民是宁夏大学政法系主任、教授、东方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,项目参加者都是中青年教师和东方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,其中薛亚平是原宁夏大学政法系党总支书记、副教授,现宁夏文化厅副厅长。项目研究历时4年,全体研究者本着严谨求实、探索创新的精神,搜集、翻译、整理了大量中外文相关资料,在此基础上构建大纲,撰写初稿,反复推敲,多次修改,最终完稿成书,通过宁夏人民出版社呈现在读者面前。
本书可以说是伊斯兰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棵小草,但生机盎然—的小草仍有独特的风采。作为这本书的编写人员,我们认为,这本专著是国内伊斯兰文化研究领域的新成果,具有以下新意和特点:
第一,本书提出近代伊斯兰思潮开端于1798年,终结于1923年,开端的标志是拿破仑大军攻占埃及和奥斯曼帝国实质瓦解,终结的标志是土耳其凯末尔革命和奥斯曼帝国最终消亡,开端以前存在的是古代伊斯兰思潮,终结以后崛起的是现代伊斯兰思潮,从而解决了古代、近代、现代伊斯兰思潮时间界限模糊的难题,明确划分了伊斯兰思想史上的三个断代。
第二,本书以古代伊斯兰思潮为导引,分别就近代伊斯兰思潮的兴起原因、社会背景、代表人物、具体观点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和详尽的阐述,并就近代伊斯兰思潮与近代西方思潮的相互渗透、交融影响,作了多视角、多层面的深入研究与综合探讨,这在国内伊斯兰文化研究中属独创之举,有补白之意。
第三,本书肯定近代伊斯兰思潮对近代伊斯兰国家经济、政治、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,启迪今人吸取近代伊斯兰思潮的精华、促进穆斯林聚居区经济、政治、文化与社会的发展;本书展望了近代伊斯兰思潮的发展趋势,揭示了现代伊斯兰思潮的兴起背景和文化动因,有利于深化伊斯兰思想史的研究,推动伊斯兰文化研究中新成果的不断涌现。
当然,由于我们水平所限,本书在资料引证、人物分析、观点评述等方面难免有缺陷,诚望读者阅后批评指正。
编 者 1998年3月18日 |